- 歡迎訪問河北自考網!為考生提供河北自考信息服務,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官網www.hebeea.edu.cn/為準。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00037《美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1、美學的核心研究方法
答∶(1)從學科性質來看,美學的核心方法應當是哲學方法。首先,美學從誕生起就從屬于哲學,后來美學成為獨立學科,卻從來沒有脫離哲學,各種有影響的美學流派和思潮無不有相應的哲學思想為背景。
(2)其次,由于審美活動是人類最高級、最復雜的一種精神活動,而且是具有當下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動,需要主體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體在觀念世界中盡情游歷,以洞悉審美活動的真諦,這是科學和實驗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
(3)再次,美學涉及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實踐、無限意義等整體深層的本源問題,只有靠理性指引下體驗、感悟、冥思、領會的哲學方法才能掌握。
(4)最后,美學作為一門理論學科不僅包括在理性潛在指導下對現象的辨析、鑒賞的體驗、本質的審察、靈感的溝通等,還必須在此基礎上進行邏輯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論提升,這也離不開哲學思考。
2、審美活動作為價值活動的特殊性
答∶(1)審美活動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價值,而是能滿足人的心靈需要的精神價值。
(2)審美活動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價值,而是能滿足人的心靈需要的精神價值。
(3)審美活動所追尋的并非一種一般的精神價值,而是能啟迪人領悟人生真諦,并激勵人不斷去創造自己生活意義的一種獨特的精神價值。
3、審美對象的開放性
答∶(1)審美對象的開放性就是說審美對象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窮盡性。(2)如我國古典美學中經常談到的“言有盡而意無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實質上都是對審美對象開放性特點的深刻揭示,就是說,審美對象既是有限的、確定的,但又具有無限性和不確定性。(3)審美對象的無限性寄居在它的有限個體的存在中,審美對象的不確定性和不可窮盡性就根源于它那既與過去溝通又向未來開放的生成性的結構之中。
4、審美經驗的動態過程
答∶審美經驗的動態過程主要表現為三個階段∶呈現階段、構成階段和評價階段。
(1)呈現階段。在審美經驗的呈現階段,審美態度的確立是審美活動開始的主觀標志,審美主體并不是首先通過五官,而是通過自己的整個身心與對象建立關系,達到主體與對象的合一狀態。主體與對象的合一狀態并不意味著對于對象的占有,而是擺脫物質欲望的束縛之后出現的一種忘我狀態,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平等的精神交流關系。
(2)構成階段。審美想象在構成階段中非常重要,而想象的先驗層面和經驗層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先驗想象力打破主體與對象之間的渾然一體狀態,形成審美距離,經驗想象力則能在此基礎上,通過原初經驗材料,形成關于審美對象的格式塔,其實,它們并不是兩種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一思維活動的兩個方面。
(3)評價階段。主體的理解力在評價階段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抑制想象力。松弛它在我們與世界之間結成的紐帶。“反思判斷力”是康德的美學概念,指的是從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發去尋找普遍的概念、規律,而它能夠達到普遍性是因為只涉及對象的形式,而不是質料。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看∶他人的存在以及主體間性都是自明的,而個體自我則是在此基礎上才逐漸形成的,這使得康德的“反思判斷力”有了存在意義上的基礎。
5、席勒美學思想的重要性體現
答∶(1)從哲學的高度解釋審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獨特目的,并把審美教育的目的與審美活動的性質內在地統一了起來。
(2)明確揭示審美教育的價值是完滿人性。
(3)回答完滿人性的方式——人性統一的根據就在于自身。
6、審美形態的二重性
答∶(1)審美形態的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2)以悲劇這種審美形態為例,其民族性體現在∶作為審美形態的悲劇,就結局而言,中西古代悲劇大相異趣,就世界性而言,悲劇意識和悲劇精神在中西悲劇藝術中又多相通之處。就崇高而言,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中殺父娶母的命運沖突,古希臘雕塑《拉奧孔》中人被毒蛇咬死的慘象等,其中的主客沖突及其慘烈效果,的確不為中國古代審美文化所具有.但其中的宏大壯麗又為中西所共有。同樣,意境為中國古代所獨有,但其中的虛實相生作為藝術手法,則為中西通用。如荷馬詩史《伊利亞特》中對海倫的美麗的描寫就不是直接進行的,而是通過眾元老的驚嘆并由此原諒了由她而引起的這場戰爭的效果來達到的。為此,萊辛說∶“有什么比這段敘述還能引起更生動的美的意象呢?”至于優美、滑稽、喜劇等審美形態則更具有中西通約性特點。
(3)掌握審美形態的二重性特點,可以避免以西統中,或以中排西的簡單化做法,從而在審美形態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兩極對立中保持必要的張力。
7、意象的情感性
答∶藝術意象的情感性形成手藝術家創造意象的活動中。情感與“意”有密切聯系,是藝術熔鑄意象的重要動力和導引,并伴隨著意象創造的全過程。藝術意象中總是包含滲透著某種形態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藝術家作一幅畫,便要體現自己的人生態度或一種情感寫一首詩,便想表達自己的某種心境,這都是需要付出主體情感的,沒有情感的意象只能是干枯的、沒有生命力的,自然也不會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鳴。
上一篇: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市政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下一篇: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毛概》真題及答案解析
最近更新
-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國際貿易理... 01-31
-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領導科學》... 01-31
-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毛概》真題... 01-31
-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00037《美學... 01-31
-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市政學》真... 01-31
-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思修》真題... 01-31
- 202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外國文學史... 01-31
- 2022年10月全國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 10-24
- 2022年10月全國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 10-24
河北自考政策公告
-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關于停... 04-07
- 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04-07
-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 03-08
- 關于發布2022年下半年河北省高等教育... 02-17
- 關于推遲發布2022年下半年河北省高等... 01-09
- 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12-30
- 2023年河北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2-22
- 2023年河北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2-19
- 2023年河北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2-16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動、學習探討,提升自己。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自考信息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教程。
掃碼小程序進入自考查詢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自考教材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
